“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学习材料
发布日期:2009-05-29 撰稿: 点击:

“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学习材料

材料来源:《人民日报》

材料整理: 校纪委办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弘扬优良作风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一

一个有7400多万党员、36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如何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切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一个在和平环境长期执政的大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靠什么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力量,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岁末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突出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这是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执政规律的新的理论思考,是指导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党的世界观、政治理想和人生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在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困难挑战时,突出强调党性修养,不仅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更有着眼新的形势要求、立足领导干部队伍现状的鲜明针对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党的光荣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依然突出,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两年发生的一系列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突出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六个方面,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

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部署就难以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难以保证。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党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

在中国共产党88年的历史上,强调党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每一次对党性问题的突出强调,都紧随着迎接新的重大战略任务的时代和现实背景。当前,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我们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政治保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立正确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带领亿万人民群众战胜面临的困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二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着力增加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大课题。

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有了权力和地位之后,思想意识和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党的宗旨观念淡漠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淡化了,与老百姓疏远了。有的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甚至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一些地方食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有的存在不廉洁问题,违规建房、住房超标准、收受礼金购物卡、投资入股谋利等问题查而不止,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一些地方和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是因为思想和感情上背离了党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认真解决各项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只要领导干部都能牢记党的宗旨,事事处处把人民放在心上,就能得到群众真心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万古长青。

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三

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面。

我们历来强调,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不是为了装门面、图好看,不是为了“学学词、练练嘴、表表态”,而是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领导干部讲理论头头是道,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归根到底,是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甚至把学习理论当作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压力增加,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只有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有的地方遇到问题,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破解不了改革发展难题,究其原因,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理论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提高,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提高,在解决复杂矛盾和各种困难的实践中去提高,在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的实践中去提高。

党性修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把党性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为党性修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了新内涵。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

2009年,我们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大力提高理论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日报评论员:责任重于泰山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四

领导就是责任。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的试金石。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责任心强,就会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责任心不强,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在其位不谋其政,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结果就会问题越积越多,以致酿成大祸。

领导干部负有领导科学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应对突发事件等重要责任。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否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到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责任意识强,就会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相反,责任意识不强,工作就很难到位甚至缺位。工作有难易之分,能力有高低之别,但关键的还是责任心。

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工作勤勉,兢兢业业,带领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但是,也要看到,确有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享乐主义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阻碍了我们事业的发展。

我们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往往与一些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负责任直接相关。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后果触目惊心、教训十分惨痛。如果相关领导干部能够负起责任,这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责任重于泰山。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带头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地区、部门、行业、部位、环节,要反复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严防死守,杜绝隐患。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

2009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各种挑战中,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肩负的重任和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落实上,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待。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五

怎样看待政绩,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干出成绩。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建立突出政绩,这是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的应有追求。这里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真正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实事?什么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科学发展无从谈起,而且还会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贻害子孙。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办不好事业,还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对百姓没有益处,还会妨碍国家发展大局。

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以人为本的政绩,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政绩。事实证明,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

政绩最终都要用实践、群众和历史这三把尺子加以检验。经济和社会发展好与不好,应该是实践说了算,应该是群众说了算,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以这样的眼光看待政绩,以这样的尺度检验政绩,以这样的精神追求政绩,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六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面对日益多元的利益格局,面对社会上种种腐朽思想的影响,能不能坚持正确利益观,对领导干部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验。

在利益观的考验面前,绝大部分领导干部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甚至滑向违法违纪的深渊。

有的个人主义严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有的违规建房、住房超标准、收受礼金购物卡、投资入股谋利。这虽是个别现象,却充分说明,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利益观,才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抵挡住金钱和物欲的诱惑。

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论者,不讳言利益,不否认社会成员有个人利益、个人抱负、个人追求。领导干部也有制度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正当利益。对于领导干部的正当利益,组织上应该维护。但是,作为领导干部,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尤其不能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富起来就感到心理失衡,觉得自己吃了亏,总想着攀比仿效,总琢磨给自己找好后路。这样想问题,没有不犯错误的,没有不走到邪路上去的!大量案例警示我们,个人主义逐步发展、恶性膨胀,必然导致以权谋私、走向消极腐败和堕落。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把握利益关系,多想想为党和人民事业而牺牲的英烈们,多想想那些至今衣食住行仍然有不少困难的群众,多比比那些为党和人民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模范人物,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

正确利益观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利益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茫,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不动摇,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不失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人民日报评论员:发挥纪律严明这个优势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七

严明的纪律历来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纪律,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优良作风、保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的前提条件。

当前,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自恃地位特殊,放松纪律约束,对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决定和各项规定,不认真贯彻执行,我们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实践证明,对中央三令五申的禁令和规章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我们这个党就会被搞散,我们这个国家就会被搞散,就谈不上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保证政令畅通。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党的组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当之风,坚决反对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党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超越职权插手具体建设项目,更不能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决不允许侵犯群众权益,决不允许欺压群众。一定要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清正廉洁。

纵览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什么时候党的纪律严明,党的战斗力就会增强,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纪律松弛,党的战斗力就会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尤其需要更加充分发挥我们党纪律严明这个优势,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团结奋斗,就能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党性修养 弘扬优良作风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之八

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正确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这是时代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

“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指明了方向。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把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优良作风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加强党性、改进作风,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和措施上,围绕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民主团结、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加强党性、改进作风,重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当前,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优良作风,应该体现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上,体现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体现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各级党组织要从教育培训、培养锻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作风要求、纪律规定等方面制定科学评价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具体要求,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既是对我们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是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现实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带领人民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一定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高度,认识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努力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在实践中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迎接挑战和把握机遇中将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关闭